一、地埋式廢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1、格柵池:負責攔截污水中的漂浮狀態的雜貨物,確保后續處理設備正常運行。
2、調節池:用以調節水質水量,一般調節池容積是每小時處理量的6-10倍,用提升泵提至缺氧池。
3、缺氧池:缺氧池為脫氮處理而設置,經過格柵分離后的污水經調節池中的污水提升泵泵入缺氧池與池中的回流硝化液相混合,缺氧池中放置填料作為反硝化細菌的載體,對氮;磷;硫化物去除效果好,停留時間為2小時與前續工藝中的污泥池相結合形成A/O法處理工藝,從而達到脫磷、脫氮的目的。
4、生物接觸氧化池:共分兩級,總生化時間6小時,該填料水流特性十分優越,*二級采用流動載體填料,該填料比表面積木,有利于微生物生長處理負荷達30kgBOD/m3?d是一般軟性填料的7倍以上,生化池采用中心廊道微孔爆氣,污水在生化池內不斷循環,充分地與填料上的生物相接觸,達到**物迅速降解作用。
5、二沉池:生化后的污水進入二沉池,二沉池設計表面負荷0.9-1.2m3/m2?h二沉水槽為升降式可調液位,齒形集水槽,其槽集水均勻出水效果較好,二沉池的污泥氣提至污泥池。
6、消毒池:消毒池停留時間為30分鐘,消毒ji采用固體氯丸或漂bai粉。
7、污泥池:經格柵攔截的污物和二沉池污泥均進入污泥池,污泥池內設有污泥消化系統,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
8、風機與配電柜均設置在設備房內,一般設備機房內設風機兩臺交替運行,當一臺風機發生故障時,另一臺能自行啟動設備可連續運行;當污水斷流時,風機能自動歇運行,以保護生物的正常生長。
二、地埋式廢水處理設備的五大優勢如下:
1、集中合理利用各種水處理工藝,開發出新的污水處理工藝,去除效率高。
2、科學安裝調試,埋地式,空間利用率高,運行維護成本低,節省投資。
3、設備運行時沒有任何異味,任何噪音,對周圍的自然環境沒有影響。它確實沒有二次污染。
4、設備的操作由**臺機器人工智能自動化控制,APP的管理和監控很簡單。尺寸,型號和規格齊全,設計選擇方便。
5、污水處理的實際運行成本非常小,因為它不會在24小時內運行而且功耗降低,這可以從客戶的角度盡可能較好地反映客戶的節省觀點。電力主要來自生化電池中的潛水污水泵,污水處理中不需要輔助化學品。
三、設備的適用范圍
1、處理水量:標準型為1.0 ~80.0(m3/h),大于80.0(m3/h)時需另行設計。
2、原水濃度:BOD5:標準型≤250mg/L,加強型≤400mg/L,**過400 mg/L時需另行設計。
3、設備主要適用于住宅區、賓館、碼頭、機場、商場、療養院、學校、廠礦等行業的生活污水和類似的工業廢話水。
更多關于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相關資料,可關注公司網站(www.www.edu613.com)!